主题名称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8/3/2008 (星期五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复习认字(乌,鸟,鹰,蛋,鸭,鸡)
2.认识鹈鹕
3.儿歌:鹈鹕
鹈鹕鹈鹕大嘴巴
它的用途可真大
可以捕鱼又抓虾
大家见了笑哈哈
4.把“鹈鹕”的图形的虚线连接起来,并上色
教师纪录:
在认字方面,小朋友对“鹰”比较熟悉。老师还没写好,就听到有小朋友读出来了。除此之外,小朋友对乌,鸟印象也比较深刻,不会混乱。有部分的小朋友,对鸟类的名词也能掌握。
今天我透过百科全书介绍鹈鹕这鸟类给小朋友认识。在还没开始之前,我问小朋友:“什么鸟类喜欢在水里面?"小朋友说:“鸭子还有鹅”“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朋友给你们认识,它也是喜欢在水里面的,可是它很厉害哦!它最厉害抓鱼”“它的口袋可以装很多很多的鱼。”小朋友很专注地在听。也对百科全书里的鹈鹕充满好奇。我问小朋友:“鹈鹕是鸟类吗?“小朋友不知如何回答。我再询问小朋友:“怎样知道它是鸟?什么东西小鸟有,我们没有的?“虽然小朋友都会把其特征说出来,但有时候小朋友会说“有脚,有眼睛“,这时我就说,小朋友有眼睛吗?小朋友说有,我就说那你们是鸟类吗?小朋友很明确地说“不是,我们是人""小鸟有翅膀的”。经过一问一答讨论后,小朋友就可以告诉我“鹈鹕是鸟类”
黑光剧宣传照--爆米花
尝试吃鸟蛋及介绍孔雀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7/3/2008(星期四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故事:小绿不见了
2. 认识孔雀
3. 尝试吃鸟蛋
教师纪录:
今天小朋友因收玩具而拖延了一点时间,故今天没有复习。点心前,我为小朋友说了一本故事书—小绿不见了。
内容:小绿住在一座美丽的森林,这里有吃不完的果实和小虫。但是最近这座森林最近常有人掉东西,不管吃的还是用的,一不留意就不见了。大家都很奇怪,不知发生了什么事?(接下来的故事明天再继续)
点心后,我介绍鹌鹑鸟及蛋给小朋友认识。老师分给小朋友一人一粒,要求小朋友摸一摸,嗅一嗅,再拿去洗。洗好后,再将它放入涡里。在等待的时间,我介绍孔雀给小朋友认识。小朋友也知道孔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。完毕后,鸟蛋也刚煮熟,小朋友自己拿一粒剥来吃。小朋友给我第一反应是翘起大拇指然后说“好吃”。老师问“皮蛋好吃还是鸟蛋好吃?”大家异口同声说“鸟蛋”。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7/3/2008(星期四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故事:小绿不见了
2. 认识孔雀
3. 尝试吃鸟蛋
教师纪录:
今天小朋友因收玩具而拖延了一点时间,故今天没有复习。点心前,我为小朋友说了一本故事书—小绿不见了。
内容:小绿住在一座美丽的森林,这里有吃不完的果实和小虫。但是最近这座森林最近常有人掉东西,不管吃的还是用的,一不留意就不见了。大家都很奇怪,不知发生了什么事?(接下来的故事明天再继续)
点心后,我介绍鹌鹑鸟及蛋给小朋友认识。老师分给小朋友一人一粒,要求小朋友摸一摸,嗅一嗅,再拿去洗。洗好后,再将它放入涡里。在等待的时间,我介绍孔雀给小朋友认识。小朋友也知道孔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。完毕后,鸟蛋也刚煮熟,小朋友自己拿一粒剥来吃。小朋友给我第一反应是翘起大拇指然后说“好吃”。老师问“皮蛋好吃还是鸟蛋好吃?”大家异口同声说“鸟蛋”。
尝试吃皮蛋及咸蛋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6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点心前复习—认字,故事:爱生气的火鸡,歌曲:火鸡
2. 透过摸看,尝,嗅,认识皮蛋与咸蛋
咸蛋:小朋友看咸蛋煮前的模样—〉颜色—〉摸—〉嗅—〉
剥皮—〉颜色—〉摸—〉嗅—〉煮—〉摸—〉尝—〉说出感觉
皮蛋:小朋友看外型—〉颜色—〉剥皮—〉摸—〉嗅—〉尝
教师纪录:
小朋友都很期待今天的课程。大家都很心急想摸咸蛋及皮蛋,他们觉得很新奇,因为很大粒,而且又有两种颜色,小朋友更期待想尝它们的味道。小朋友协助老师剥开外层的皮,有些嫌肮脏,有些很努力地在剥。小朋友对皮蛋的感觉是很难吃,不好吃,很臭。几位小朋友吃一小口后说不要吃,因为不好吃。但老师还是鼓励他吃完,不要浪费食物。吃完后,他们快速地拿水来喝。接下来,我们就吃咸蛋,刚开始他们有点抗拒,当我切开咸蛋后,他们第一反应时,“哇!好香哦!”,大家围着我说“老师,我要吃”。我要求小朋友去洗手,然后自己选择要吃蛋黄或蛋白。小朋友吃了后,告诉我“老师,很咸”,另一名小朋友告诉我说“老师,蛋黄不咸的”。今天每位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这次的活动。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6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点心前复习—认字,故事:爱生气的火鸡,歌曲:火鸡
2. 透过摸看,尝,嗅,认识皮蛋与咸蛋
咸蛋:小朋友看咸蛋煮前的模样—〉颜色—〉摸—〉嗅—〉
剥皮—〉颜色—〉摸—〉嗅—〉煮—〉摸—〉尝—〉说出感觉
皮蛋:小朋友看外型—〉颜色—〉剥皮—〉摸—〉嗅—〉尝
教师纪录:
小朋友都很期待今天的课程。大家都很心急想摸咸蛋及皮蛋,他们觉得很新奇,因为很大粒,而且又有两种颜色,小朋友更期待想尝它们的味道。小朋友协助老师剥开外层的皮,有些嫌肮脏,有些很努力地在剥。小朋友对皮蛋的感觉是很难吃,不好吃,很臭。几位小朋友吃一小口后说不要吃,因为不好吃。但老师还是鼓励他吃完,不要浪费食物。吃完后,他们快速地拿水来喝。接下来,我们就吃咸蛋,刚开始他们有点抗拒,当我切开咸蛋后,他们第一反应时,“哇!好香哦!”,大家围着我说“老师,我要吃”。我要求小朋友去洗手,然后自己选择要吃蛋黄或蛋白。小朋友吃了后,告诉我“老师,很咸”,另一名小朋友告诉我说“老师,蛋黄不咸的”。今天每位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这次的活动。
认识火鸡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5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复习
1.故事-爱生气的火鸡
故事大纲-火鸡以前是只美丽的鸟类。但火鸡阿草总是喜欢和孔雀小君比美。他常指着其他的鸟类:“咕噜咕噜!你们告诉我,我和小君比,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?”所有鸟类都害怕火鸡的坏脾气,每次都说,“你是世界上最美的鸟类”。一天,仙女称赞孔雀小君很美丽。火鸡听到了很生气,就再问孔雀与仙女“水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?”小君说“我承认你是最美丽的鸟类,但是你这么爱生气,就一点也不美了。”仙女说“阿草,小心气到鼻子垂下来,头发掉光变秃头,那样就很丑了”。火鸡很生气“咕噜咕噜咕噜”地走了,不久火鸡的鼻子真的崔下来,头发掉光变秃头了“
2.歌曲-火鸡
青草地,真美丽
火鸡火鸡发脾气
咕噜咕噜咕噜
咕噜咕噜咕噜
害我不敢玩游戏
青草地,真美丽
火鸡火鸡别脾气
咕噜咕噜咕噜
咕噜咕噜咕噜
我来陪你玩游戏
3.介绍火鸡
4.唐诗-咏鹅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25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复习
1.故事-爱生气的火鸡
故事大纲-火鸡以前是只美丽的鸟类。但火鸡阿草总是喜欢和孔雀小君比美。他常指着其他的鸟类:“咕噜咕噜!你们告诉我,我和小君比,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?”所有鸟类都害怕火鸡的坏脾气,每次都说,“你是世界上最美的鸟类”。一天,仙女称赞孔雀小君很美丽。火鸡听到了很生气,就再问孔雀与仙女“水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?”小君说“我承认你是最美丽的鸟类,但是你这么爱生气,就一点也不美了。”仙女说“阿草,小心气到鼻子垂下来,头发掉光变秃头,那样就很丑了”。火鸡很生气“咕噜咕噜咕噜”地走了,不久火鸡的鼻子真的崔下来,头发掉光变秃头了“
2.歌曲-火鸡
青草地,真美丽
火鸡火鸡发脾气
咕噜咕噜咕噜
咕噜咕噜咕噜
害我不敢玩游戏
青草地,真美丽
火鸡火鸡别脾气
咕噜咕噜咕噜
咕噜咕噜咕噜
我来陪你玩游戏
3.介绍火鸡
4.唐诗-咏鹅
认识鸭子。。。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9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
1.倾听,记忆—复习课程
2.认识鸭子
3.小肌肉发展-泥工
教学过程:
1.复习(谜语,认字,公鸡与母鸡,故事—尽责的公鸡)
2.介绍鸭子
3.歌曲:1.母鴨帶小鴨
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
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
你听这是什么声?
就是母鸭带小鸭。
2.丑小鸭
呱 呱 呱呱呱
丑小鸭丑小鸭
腿儿短短脚长大
长长脖子扁嘴巴
走起路来摇摇摇
爱到河里去玩耍
喉咙虽小声音大
只会呱呱呱
3.泥工—鸭子
用面粉制作的鸭子
教师纪录:
点心前,我与小朋友一起复习所学过的东西,包括朗读歌谣,谜语,认字及说一本故事书。点心后,我向小朋友介绍鸭子,小朋友对鸭子都有基本的概念。我询问小朋友“鸭子是在哪里生活?是在地上走呢?还是在天上飞?”还没说完,诗微赶紧说“在水里面游泳的”。我说:“哦!原来是在水里面游泳的,那它会在路上走吗?”仁杰说:“鸭子有脚,它会在地上走。”我问:“怎样走?”接下来,小朋友学鸭子走路,而且还会发出,呱呱呱。走完后,我询问小朋友“还记得丑小鸭的歌吗?”(去年他们在毕业典礼呈现的节目)我没想到小朋友还记得它的歌词及动作。约4,5位小朋友开始唱起丑小鸭的歌,不会的小朋友也尝试跟着唱唱跳跳。最后我再教他们唱“母鸭带小鸭”的歌曲及朗读儿歌“小泥鸭”。朗读完后,我们开始制作泥工—小泥鸭。今天全体小朋友都有加入此活动,大家都可以很专心的在做。我们约20分钟左右完成作品。
时间:9:15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9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
1.倾听,记忆—复习课程
2.认识鸭子
3.小肌肉发展-泥工
教学过程:
1.复习(谜语,认字,公鸡与母鸡,故事—尽责的公鸡)
2.介绍鸭子
3.歌曲:1.母鴨帶小鴨
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
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
你听这是什么声?
就是母鸭带小鸭。
2.丑小鸭
呱 呱 呱呱呱
丑小鸭丑小鸭
腿儿短短脚长大
长长脖子扁嘴巴
走起路来摇摇摇
爱到河里去玩耍
喉咙虽小声音大
只会呱呱呱
3.泥工—鸭子
用面粉制作的鸭子
教师纪录:
点心前,我与小朋友一起复习所学过的东西,包括朗读歌谣,谜语,认字及说一本故事书。点心后,我向小朋友介绍鸭子,小朋友对鸭子都有基本的概念。我询问小朋友“鸭子是在哪里生活?是在地上走呢?还是在天上飞?”还没说完,诗微赶紧说“在水里面游泳的”。我说:“哦!原来是在水里面游泳的,那它会在路上走吗?”仁杰说:“鸭子有脚,它会在地上走。”我问:“怎样走?”接下来,小朋友学鸭子走路,而且还会发出,呱呱呱。走完后,我询问小朋友“还记得丑小鸭的歌吗?”(去年他们在毕业典礼呈现的节目)我没想到小朋友还记得它的歌词及动作。约4,5位小朋友开始唱起丑小鸭的歌,不会的小朋友也尝试跟着唱唱跳跳。最后我再教他们唱“母鸭带小鸭”的歌曲及朗读儿歌“小泥鸭”。朗读完后,我们开始制作泥工—小泥鸭。今天全体小朋友都有加入此活动,大家都可以很专心的在做。我们约20分钟左右完成作品。
认识小鸡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15-10:45am(包含点心时间)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8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目标:
1.认识小鸡
2.手眼协调
教学过程:
1.复习昨天所学过的鸟类—公鸡母鸡
2.故事—勇敢的公鸡
3.观赏小鸡的video
4.团讨:小鸡的特征
5.手工制作:小鸡
教师纪录:
今天我与大家复习公鸡与母鸡的辨别,认字,特征等。小朋友都可以告诉老师如何分辨它们。今天我们又引申出一个题目:是不是所有母鸡孵出来的蛋都是可以吃的呢?仁杰告诉老师“不是,要煮了才可以吃”。我们再继续讨论,很快地小朋友就告诉我说:“母鸡还会生小鸡,公鸡不会生baby”。我问小朋友小鸡从哪里来?有小朋友告诉我:“母鸡孵出来的”,“从鸡蛋里面跑出来的”。接下来,我们到楼下观赏我录的小鸡影片。看完后,我们再到楼上制作小鸡。我给小朋友4个圆形,将它们剪下。新生还不会如何用剪刀,需再指导。旧生方面80%的小朋友都会运用。剪完后,将它们组合起来变成小鸡。这过程中,小朋友都很积极地在做。
时间:9:15-10:45am(包含点心时间)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8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目标:
1.认识小鸡
2.手眼协调
教学过程:
1.复习昨天所学过的鸟类—公鸡母鸡
2.故事—勇敢的公鸡
3.观赏小鸡的video
4.团讨:小鸡的特征
5.手工制作:小鸡
教师纪录:
今天我与大家复习公鸡与母鸡的辨别,认字,特征等。小朋友都可以告诉老师如何分辨它们。今天我们又引申出一个题目:是不是所有母鸡孵出来的蛋都是可以吃的呢?仁杰告诉老师“不是,要煮了才可以吃”。我们再继续讨论,很快地小朋友就告诉我说:“母鸡还会生小鸡,公鸡不会生baby”。我问小朋友小鸡从哪里来?有小朋友告诉我:“母鸡孵出来的”,“从鸡蛋里面跑出来的”。接下来,我们到楼下观赏我录的小鸡影片。看完后,我们再到楼上制作小鸡。我给小朋友4个圆形,将它们剪下。新生还不会如何用剪刀,需再指导。旧生方面80%的小朋友都会运用。剪完后,将它们组合起来变成小鸡。这过程中,小朋友都很积极地在做。
认识,公鸡,母鸡,鸡蛋




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9:45-10:1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7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时间:9:45-10:1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7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复习
2.认识公鸡,母鸡,鸡蛋
教学过程:
今天的课程相当多元,导致拖延了一点时间。9:15am我们先复习这几天所学的东西,复习的过程都是用反问的方式。老师假装弄错,然后由小朋友教导老师对的答案。9:30am准备吃点心。由于今天小朋友很快就吃完了,所以我们9:45am开始上课。首先,我先拿出公鸡及母鸡的照片给小朋友看,然后询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?小朋友说公鸡。我再问“两个都是公鸡吗?”小朋友说“不是,是母鸡”。然后诗微说“我去pasar看过公鸡了”,接下来其他小朋友开始七嘴八舌地分享看过公鸡的经验。分享完后,我询问小朋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?怎么分公鸡及母鸡?小朋友答不出,然后我就先说:“老师看到它的鸡冠不一样,公鸡的鸡冠比较大,母鸡的比较小”“除了鸡冠外,还有吗?”。接着有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尾巴。我问“它的尾巴怎么了?”小朋友不会表达,只会比手画脚的说“公鸡的尾巴是这样的”。我说“噢,我会了”,公鸡的尾巴比较多羽毛,然后它是向。。。(我的手指往下指),小朋友赶紧说“向下”,我问“母鸡呢?”他们就会回答说“向上。”介绍完后,我说了一本故事书--尽责的小公鸡。分享完后,我问小朋友“早上起来你们会“喔喔”啼吗?”仁杰说“不会,只有公鸡才会。”我再问“母鸡呢?他会喔喔啼吗?”,其他小朋友说“不会,母鸡是kokoko叫的”。我再问小朋友“那公鸡负责叫我们起来,那母鸡负责做什么?小朋友说“生蛋”我说“哦,孵蛋”。我问“小朋友看过鸡蛋吗?”小朋友说“有吃过”。接下来我给小朋友看鸡蛋,摸一摸,嗅一嗅,最后才用水煮。我还给小朋友一份作业,帮母鸡画鸡蛋及翅膀。我询问小朋友说“公鸡母鸡是鸟类吗?”小朋友说“是”我问“为什么?”他们说“因为有翅膀。”我再问“鸡会飞吗?”小朋友说“不会”,我再问“不会飞但有翅膀,那鸡是鸟类吗?小朋友很肯定地说“是鸟类”。最后的环节是打开蛋壳给小朋友看,摸,嗅,尝来认识鸡蛋。当我把鸡蛋敲破时,莉苑说“没有小鸡的?”,小朋友说是“鸡蛋来的,没有小鸡的。”
教学过程:
今天的课程相当多元,导致拖延了一点时间。9:15am我们先复习这几天所学的东西,复习的过程都是用反问的方式。老师假装弄错,然后由小朋友教导老师对的答案。9:30am准备吃点心。由于今天小朋友很快就吃完了,所以我们9:45am开始上课。首先,我先拿出公鸡及母鸡的照片给小朋友看,然后询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?小朋友说公鸡。我再问“两个都是公鸡吗?”小朋友说“不是,是母鸡”。然后诗微说“我去pasar看过公鸡了”,接下来其他小朋友开始七嘴八舌地分享看过公鸡的经验。分享完后,我询问小朋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?怎么分公鸡及母鸡?小朋友答不出,然后我就先说:“老师看到它的鸡冠不一样,公鸡的鸡冠比较大,母鸡的比较小”“除了鸡冠外,还有吗?”。接着有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尾巴。我问“它的尾巴怎么了?”小朋友不会表达,只会比手画脚的说“公鸡的尾巴是这样的”。我说“噢,我会了”,公鸡的尾巴比较多羽毛,然后它是向。。。(我的手指往下指),小朋友赶紧说“向下”,我问“母鸡呢?”他们就会回答说“向上。”介绍完后,我说了一本故事书--尽责的小公鸡。分享完后,我问小朋友“早上起来你们会“喔喔”啼吗?”仁杰说“不会,只有公鸡才会。”我再问“母鸡呢?他会喔喔啼吗?”,其他小朋友说“不会,母鸡是kokoko叫的”。我再问小朋友“那公鸡负责叫我们起来,那母鸡负责做什么?小朋友说“生蛋”我说“哦,孵蛋”。我问“小朋友看过鸡蛋吗?”小朋友说“有吃过”。接下来我给小朋友看鸡蛋,摸一摸,嗅一嗅,最后才用水煮。我还给小朋友一份作业,帮母鸡画鸡蛋及翅膀。我询问小朋友说“公鸡母鸡是鸟类吗?”小朋友说“是”我问“为什么?”他们说“因为有翅膀。”我再问“鸡会飞吗?”小朋友说“不会”,我再问“不会飞但有翅膀,那鸡是鸟类吗?小朋友很肯定地说“是鸟类”。最后的环节是打开蛋壳给小朋友看,摸,嗅,尝来认识鸡蛋。当我把鸡蛋敲破时,莉苑说“没有小鸡的?”,小朋友说是“鸡蛋来的,没有小鸡的。”
认识鸵鸟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4/3/2008(星期五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介绍鸵鸟的特征,构造及食物
2.观看鸵鸟记录片
3.鸵鸟的谜语
4.复习
教师纪录:
昨天制作的鸟类已结束,今早我已将它们展览在班上。
今天介绍的是鸵鸟。在还没开始之前,我问小朋友世界上最小只的鸟类是什么鸟?小朋友会回答说是“蜂鸟”。我再问“世界上最大只的鸟类是什么鸟?”小朋友回答我说“是老鹰”。(我发现他们都很喜欢老鹰,包括它们所制作的鸟类,有70%的小朋友都想做老鹰。我想:是否老鹰对他们而言,是只强壮,有威力的鸟类?)然后,我说“错了,你们再猜猜看”。有些小朋友看着我;有些小朋友随意给予答案。最后我暗示小朋友说“今天我放了一位新朋友在我们班,这只鸟是世界上最大只的鸟,小朋友可以去找找看,看我放了什么新鸟类在班上?”小朋友看1分钟后,仁杰赶紧告诉老师说“是鸵鸟”。我说“对了”。谁看到鸵鸟,请拿给老师。这时,3,4位小朋友都举手要拿,最后我选择仁杰帮我拿。接下来,介绍鸵鸟,我要求小朋友看图片,看鸵鸟是怎么样的?有小朋友说“脖子长长的;脚也是长长的”。我问他们:“鸵鸟会飞吗?”。小朋友都说“会”,只有仁杰说“不会”。仁杰听小朋友说“会”,自己也犹豫了,不懂要如何回答。我宣布答案说“其实鸵鸟不会飞。因为它很重飞不起来,但是它能跑很快。”我再问:“鸵鸟是鸟类吗?所有的鸟类都会在天上飞吗?”这时,一半的小朋友说是,另一半说不是。最后,我跟他们说“其实,鸵鸟是鸟类,它有翅膀,只是不会飞;不是所有鸟类都会天上飞的。”介绍完后,我们到楼下看鸵鸟记录片。看完后,再回到班上讨论及猜谜语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4/3/2008(星期五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介绍鸵鸟的特征,构造及食物
2.观看鸵鸟记录片
3.鸵鸟的谜语
4.复习
教师纪录:
昨天制作的鸟类已结束,今早我已将它们展览在班上。
今天介绍的是鸵鸟。在还没开始之前,我问小朋友世界上最小只的鸟类是什么鸟?小朋友会回答说是“蜂鸟”。我再问“世界上最大只的鸟类是什么鸟?”小朋友回答我说“是老鹰”。(我发现他们都很喜欢老鹰,包括它们所制作的鸟类,有70%的小朋友都想做老鹰。我想:是否老鹰对他们而言,是只强壮,有威力的鸟类?)然后,我说“错了,你们再猜猜看”。有些小朋友看着我;有些小朋友随意给予答案。最后我暗示小朋友说“今天我放了一位新朋友在我们班,这只鸟是世界上最大只的鸟,小朋友可以去找找看,看我放了什么新鸟类在班上?”小朋友看1分钟后,仁杰赶紧告诉老师说“是鸵鸟”。我说“对了”。谁看到鸵鸟,请拿给老师。这时,3,4位小朋友都举手要拿,最后我选择仁杰帮我拿。接下来,介绍鸵鸟,我要求小朋友看图片,看鸵鸟是怎么样的?有小朋友说“脖子长长的;脚也是长长的”。我问他们:“鸵鸟会飞吗?”。小朋友都说“会”,只有仁杰说“不会”。仁杰听小朋友说“会”,自己也犹豫了,不懂要如何回答。我宣布答案说“其实鸵鸟不会飞。因为它很重飞不起来,但是它能跑很快。”我再问:“鸵鸟是鸟类吗?所有的鸟类都会在天上飞吗?”这时,一半的小朋友说是,另一半说不是。最后,我跟他们说“其实,鸵鸟是鸟类,它有翅膀,只是不会飞;不是所有鸟类都会天上飞的。”介绍完后,我们到楼下看鸵鸟记录片。看完后,再回到班上讨论及猜谜语。
利用废弃物制作各种鸟类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2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用废弃物制作各种鸟类
教师纪录:
今天我们提早结束角落活动,9∶25am左右开始吃点心。吃完后,我们开始进行活动。
老师:咦,今天你们怎么带那么多东西来学校?
小朋友:要做小鸟
老师:要做什么小鸟?
有些小朋友说“小鸟”。有些说:“老鹰”有些说:“猫头鹰”
老师:哦!那我们先下去,再看一次小鸟的图片,然后小朋友再想想要怎么把它们变成鸟类。
(我们下去观看我制作的power point,里面有相关鸟类的图片及词汇)
在这过程中,有3,4位小朋友可以很快速地说出相关的词汇。开到鹦鹉的词汇时,有两位小朋友说parrot。然后询问他们parrot 的华文怎么读?想到的小朋友一起说“鹦鹉”。看完后,我们上去制作鸟类。也许我太紧张了吧!忘了跟小朋友事先讨论如何把它们变成小鸟。结果小朋友都不知怎么办是好?大家就把他们的材料推给我。我询问他们“你们要做什麽鸟?”。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想做老鹰。我就问过来求救的小朋友,“老鹰有什么东西?”,小朋友会说“有翅膀”,然后我叫小朋友去寻找可以变成翅膀的材料,然后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。经过一对一的讨论后,有4,5位小朋友已经完成作品。其余的正在进行中,明天再继续做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2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用废弃物制作各种鸟类
教师纪录:
今天我们提早结束角落活动,9∶25am左右开始吃点心。吃完后,我们开始进行活动。
老师:咦,今天你们怎么带那么多东西来学校?
小朋友:要做小鸟
老师:要做什么小鸟?
有些小朋友说“小鸟”。有些说:“老鹰”有些说:“猫头鹰”
老师:哦!那我们先下去,再看一次小鸟的图片,然后小朋友再想想要怎么把它们变成鸟类。
(我们下去观看我制作的power point,里面有相关鸟类的图片及词汇)
在这过程中,有3,4位小朋友可以很快速地说出相关的词汇。开到鹦鹉的词汇时,有两位小朋友说parrot。然后询问他们parrot 的华文怎么读?想到的小朋友一起说“鹦鹉”。看完后,我们上去制作鸟类。也许我太紧张了吧!忘了跟小朋友事先讨论如何把它们变成小鸟。结果小朋友都不知怎么办是好?大家就把他们的材料推给我。我询问他们“你们要做什麽鸟?”。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想做老鹰。我就问过来求救的小朋友,“老鹰有什么东西?”,小朋友会说“有翅膀”,然后我叫小朋友去寻找可以变成翅膀的材料,然后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。经过一对一的讨论后,有4,5位小朋友已经完成作品。其余的正在进行中,明天再继续做。
10/03/2008 (星期一)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0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复习所学过的鸟类(蜂鸟,乌鸦,猫头鹰,老鹰,鹦鹉)
2. 谜语:乌鸦,鹦鹉
3. 童谣:啄木鸟
4. 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?(老鹰,蜂鸟,猫头鹰,乌鸦)
5. 歌曲:小乌鸦,老鹰抓小鸡
6. 认字:蜂鸟,乌鸦,猫头鹰,老鹰,鹦鹉,鸟窝
7. 认识啄木鸟
教师纪录:
由于上星期有部分小朋友缺席,故今天我们再做复习。整个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能依图片说出鸟类的名称,特征及主要的食物。也有少部分的小朋友会认字。在找找看环节,小朋友都很努力的从百科全书中找出相关的鸟类。其中,老鹰是他们最容易辨认出来的鸟类。认字,谜语及童谣部分需再加强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10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 复习所学过的鸟类(蜂鸟,乌鸦,猫头鹰,老鹰,鹦鹉)
2. 谜语:乌鸦,鹦鹉
3. 童谣:啄木鸟
4. 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?(老鹰,蜂鸟,猫头鹰,乌鸦)
5. 歌曲:小乌鸦,老鹰抓小鸡
6. 认字:蜂鸟,乌鸦,猫头鹰,老鹰,鹦鹉,鸟窝
7. 认识啄木鸟
教师纪录:
由于上星期有部分小朋友缺席,故今天我们再做复习。整个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能依图片说出鸟类的名称,特征及主要的食物。也有少部分的小朋友会认字。在找找看环节,小朋友都很努力的从百科全书中找出相关的鸟类。其中,老鹰是他们最容易辨认出来的鸟类。认字,谜语及童谣部分需再加强。
07/03/2008 (星期五)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7/3/2008(星期五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认识猫头鹰
2.观看纪录片
3.玩连线游戏
教师纪录:
今天介绍的鸟类是-猫头鹰。当我拿出猫头鹰的图像出来时,询问小朋友它是叫什么名?小朋友想了又想说“鹦鹉parrot”。唯有仁杰在犹豫着,不知该不该回答一样的答案因为他知道这不是鹦鹉,但又不知道是什么鸟类?所以他很努力地看着图画想。我再问小朋友“它是鹦鹉吗?”仁杰说“不是,鹦鹉有很多颜色的,诗微说“头是白色的”。老师说“对了(拿起鹦鹉的照片)鹦鹉有很多颜色,有些头是白色的,还有会学人做什么?”。小朋友说“说话”。(拿出猫头鹰的图片出来)那,他是谁?它只有晚上才出来,眼睛大大粒的。芷莹说“猫头鹰”。接来的时间我就开始介绍“猫头鹰”,观看猫头鹰纪录片,认识猫头鹰的字及猜谜语。最后我们再玩连线游戏。由于小朋友第一次玩,所以小朋友还不会玩,需再一对一教导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7/3/2008(星期五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
1.认识猫头鹰
2.观看纪录片
3.玩连线游戏
教师纪录:
今天介绍的鸟类是-猫头鹰。当我拿出猫头鹰的图像出来时,询问小朋友它是叫什么名?小朋友想了又想说“鹦鹉parrot”。唯有仁杰在犹豫着,不知该不该回答一样的答案因为他知道这不是鹦鹉,但又不知道是什么鸟类?所以他很努力地看着图画想。我再问小朋友“它是鹦鹉吗?”仁杰说“不是,鹦鹉有很多颜色的,诗微说“头是白色的”。老师说“对了(拿起鹦鹉的照片)鹦鹉有很多颜色,有些头是白色的,还有会学人做什么?”。小朋友说“说话”。(拿出猫头鹰的图片出来)那,他是谁?它只有晚上才出来,眼睛大大粒的。芷莹说“猫头鹰”。接来的时间我就开始介绍“猫头鹰”,观看猫头鹰纪录片,认识猫头鹰的字及猜谜语。最后我们再玩连线游戏。由于小朋友第一次玩,所以小朋友还不会玩,需再一对一教导。
06/03/2008 (星期四)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6/3/2008(星期四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1.复习乌鸦,蜂鸟,老鹰(认字,图,特征,食物)
2.歌曲:老鹰抓小鸡
3.介绍鹦鹉
由于英文老师已教他们鹦鹉的名称为parrot。当我拿出鹦鹉的图片出来时,小朋友
告诉我说是parrot,它会学人讲话的。但华文名称说不出来。我就再介绍鹦鹉给
他们认识一遍。
4.观看video
5.谜语
教师记录:
今天我们复习上星期至昨天的课程。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学过了什么鸟类。知道他们的食物,习性,特征。“老鹰抓小鸡“的歌曲,小朋友都可以很完整的唱出来。但游戏环节,小朋友几乎不会玩,老师再说明游戏规则后,小朋友仍然不会玩;当老鹰要开始抓他们时,后面的小鸡全部放开手到处跑,结果老鹰很快就把小鸡抓到了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6/3/2008(星期四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教学过程:1.复习乌鸦,蜂鸟,老鹰(认字,图,特征,食物)
2.歌曲:老鹰抓小鸡
3.介绍鹦鹉
由于英文老师已教他们鹦鹉的名称为parrot。当我拿出鹦鹉的图片出来时,小朋友
告诉我说是parrot,它会学人讲话的。但华文名称说不出来。我就再介绍鹦鹉给
他们认识一遍。
4.观看video
5.谜语
教师记录:
今天我们复习上星期至昨天的课程。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学过了什么鸟类。知道他们的食物,习性,特征。“老鹰抓小鸡“的歌曲,小朋友都可以很完整的唱出来。但游戏环节,小朋友几乎不会玩,老师再说明游戏规则后,小朋友仍然不会玩;当老鹰要开始抓他们时,后面的小鸡全部放开手到处跑,结果老鹰很快就把小鸡抓到了。
05/03/2008 (星期三)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5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1.认识老鹰
2.学习玩规则游戏
3.培养韵律感
教学过程:1.介绍老鹰
小朋友对老鹰都有基本的概念。小朋友可以根据图片述
说老鹰的特征。
2.游戏:老鹰抓小鸡
老师:老鹰喜欢抓什么?
小朋友:蛇,老鼠,兔子,小鸡
老师:老鹰要来抓小鸡了,但是小鸡会飞/跑快快吗?
小朋友:不会
老师:那怎么办?要找谁他们保护它?
小朋友:它的妈咪
老师:它的妈咪,我们叫它什么
小朋友: 母鸡
老师:哦!那母鸡要保护好小鸡不让它给老鹰抓.接下来,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游戏。
刚开始小朋友还紧紧抓着小朋友的背后,但小鸡太长了,很快就被抓到了。
接下来,当老鹰出动要追小鸡时,小鸡全部跑散,没有牢牢跟着母鸡。
4.歌曲:老鹰抓小鸡
天上老鹰飞,地上小鸡啼。
母鸡急得蹦蹦飞。
咕咕唤小鸡。
快过来妈妈翅膀里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5/3/2008(星期三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1.认识老鹰
2.学习玩规则游戏
3.培养韵律感
教学过程:1.介绍老鹰
小朋友对老鹰都有基本的概念。小朋友可以根据图片述
说老鹰的特征。
2.游戏:老鹰抓小鸡
老师:老鹰喜欢抓什么?
小朋友:蛇,老鼠,兔子,小鸡
老师:老鹰要来抓小鸡了,但是小鸡会飞/跑快快吗?
小朋友:不会
老师:那怎么办?要找谁他们保护它?
小朋友:它的妈咪
老师:它的妈咪,我们叫它什么
小朋友: 母鸡
老师:哦!那母鸡要保护好小鸡不让它给老鹰抓.接下来,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游戏。
刚开始小朋友还紧紧抓着小朋友的背后,但小鸡太长了,很快就被抓到了。
接下来,当老鹰出动要追小鸡时,小鸡全部跑散,没有牢牢跟着母鸡。
4.歌曲:老鹰抓小鸡
天上老鹰飞,地上小鸡啼。
母鸡急得蹦蹦飞。
咕咕唤小鸡。
快过来妈妈翅膀里。
04/03/2008 (星期二)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4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1.认识蜂鸟
2.培养同理心
3.发挥想像力及手眼协调
教学过程:
1.认识蜂鸟
峰鸟的特征:·世界上最小只的鸟类
·体积小(将玩具放在枰量上枰,体验蜂鸟的体积)
·能迅速拍打翅膀,每秒15-80下(小朋友用手拍一分钟,说出感觉)
·拍打翅膀会有“嗡嗡”声
·能向前后左右飞行
·吃花蜜
·蛋小
2.看图画“乌鸦”与“蜂鸟”
有小朋友不会画,须老师指导。
3.唱歌:小乌鸦
小乌鸦,呀呀呀
爱爸爸,爱妈妈
孝顺乖巧顶呱呱
伊呀伊呀顶呱呱
好孩子,笑哈哈
爱爸爸,爱妈妈
不能输给小乌鸦
伊呀伊呀小乌鸦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4/3/2008(星期二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1.认识蜂鸟
2.培养同理心
3.发挥想像力及手眼协调
教学过程:
1.认识蜂鸟
峰鸟的特征:·世界上最小只的鸟类
·体积小(将玩具放在枰量上枰,体验蜂鸟的体积)
·能迅速拍打翅膀,每秒15-80下(小朋友用手拍一分钟,说出感觉)
·拍打翅膀会有“嗡嗡”声
·能向前后左右飞行
·吃花蜜
·蛋小
2.看图画“乌鸦”与“蜂鸟”
有小朋友不会画,须老师指导。
3.唱歌:小乌鸦
小乌鸦,呀呀呀
爱爸爸,爱妈妈
孝顺乖巧顶呱呱
伊呀伊呀顶呱呱
好孩子,笑哈哈
爱爸爸,爱妈妈
不能输给小乌鸦
伊呀伊呀小乌鸦
认识鸟窝
主题题目:小鸟飞飞飞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3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
1。认识鸟窝
2.认识圆形
3.学习解决问题
4.小肌肉发展
教学过程:
1.团讨:班上的树枝垂下来了怎么办?
目前为止,小朋友还没想到办法,老师要求小朋友
回家与妈妈商量如何将树枝站好?
2.认识鸟窝
藉由“百科全书”,让幼儿观察,了解鸟窝的形态。
鸟窝的共同点:鸟窝的洞口都是圆形的。
3.制作鸟窝
撕报纸,再将报纸贴在圆形容器中。
教学纪录:
老师发现,在班上一起制作的“报纸树枝”垂下来了,就在上课前与小朋友讨论如何让它站好?小朋友不知所措,不知如何解决。老师建议大家一起回家与爸爸妈妈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接下来,老师打开百科全书让幼儿了解鸟窝的形态,构造等。小朋友的观察力都很好,知道它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。然后老师就问小朋友“妈妈会生蛋吗?”一位小朋友说会,其他都说不会,会回答说“妈妈会生baby不会生蛋。过后,尚嵘告诉老师“妈咪会生baby,爸爸不会。”
讨论完后,小朋友开始撕报纸,然后将它粘在“圆形”的容器里。
时间:10:00-10:45
地点:绿豆班
日期:3/3/2008(星期一)
设计者:陈慧欣老师
目标:
1。认识鸟窝
2.认识圆形
3.学习解决问题
4.小肌肉发展
教学过程:
1.团讨:班上的树枝垂下来了怎么办?
目前为止,小朋友还没想到办法,老师要求小朋友
回家与妈妈商量如何将树枝站好?
2.认识鸟窝
藉由“百科全书”,让幼儿观察,了解鸟窝的形态。
鸟窝的共同点:鸟窝的洞口都是圆形的。
3.制作鸟窝
撕报纸,再将报纸贴在圆形容器中。
教学纪录:
老师发现,在班上一起制作的“报纸树枝”垂下来了,就在上课前与小朋友讨论如何让它站好?小朋友不知所措,不知如何解决。老师建议大家一起回家与爸爸妈妈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接下来,老师打开百科全书让幼儿了解鸟窝的形态,构造等。小朋友的观察力都很好,知道它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。然后老师就问小朋友“妈妈会生蛋吗?”一位小朋友说会,其他都说不会,会回答说“妈妈会生baby不会生蛋。过后,尚嵘告诉老师“妈咪会生baby,爸爸不会。”
讨论完后,小朋友开始撕报纸,然后将它粘在“圆形”的容器里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